|
[HTN大盘点]关注心衰!血压在这个范围,心衰患者预后最好!发表时间:2020-10-24 10:49 ![]() 控制血压对心衰防治很必要 据国内大样本荟萃分析结果显示,SBP每降低10 mmHg,心力衰竭发生风险显著降低28%,近期的研究证实,与标准降压治疗(SBP <140 mmHg)相比,强化降压(SBP <120 mmHg)可以使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降低38%,心血管死亡显著降低43%。 可以看出, 血压越高的患者 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越高。 因此,控制血压 对心力衰竭的防治很有必要。 对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,推荐的降压目标为130/80 mmHg以下,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但尚未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,可先将血压降至140/90 mmHg以下,如患者能良好耐受,可进一步降低至130/80 mmHg以下,有利于预防发生心力衰竭。 ![]()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 心力衰竭有多种分类标准,按其发展进程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;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可以将心衰分为射血分数下降心衰(HFrEF)、射血分数临界值心衰(HFmrEF)和射血分数保留心衰(HFpEF)。针对不同的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。 1、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长期和持续的高血压最终导致的心力衰竭包括HFpEF和HFrEF。 (1)高血压合并慢性HFrEF:首选ACEI(不能耐受者可使用ARB)、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,3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改善预后,又均具有良好降压作用。如仍未能控制高血压,推荐应用氨氯地平、非洛地平。 (2)高血压合并HFpEF:上述3种药物并不能降低此类患者的死亡率和改善预后,但用于降压治疗仍值得推荐,也是安全的。如仍未能控制高血压,推荐应用氨氯地平、非洛地平。 不推荐应用α受体阻滞剂和中枢降压药。有负性肌力效应的CCB如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不能用于HFrEF,但对于HFpEF患者,仍可能是安全的。 2、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此类患者需在控制心力衰竭的同时积极降压,主要静脉给予襻利尿剂和血管扩张药,包括硝酸甘油、硝普钠或乌拉地尔。 若病情较轻,可以在24~48小时内逐渐降压;病情重伴有急性肺水肿的患者在初始1小时内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幅度不超过治疗前水平的25%,2~6小时内降至160/100~110 mmHg,24~48小时内使血压逐渐降至正常。 |